马皇后是不是朱标和朱棣的生母_谣言到底是怎么来

马皇后到底是不是朱彪和朱棣的生母,她到底有没有生过孩子?首先说一下明史和明太宗实录里面的记载是可信的那就是马皇后为朱元璋生了五子二女,在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其中太子朱彪秦王朱昶晋王朱纲成祖朱棣和周王朱肃都是马皇后所剩的嫡子,明太宗实录的记载与明史也完全一致。
那么满皇后不是朱彪和朱棣的生母,甚至没有生育个孩子,这种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是有这种说法的,估计大多是来源于南京太常寺治南京太常寺是大明朝的一个官署职权,是负责皇家的祭祀和礼仪。
由于大明在迁都北京以后,南京设置的各个衙门都属于是辈分并没有实际上的权利。
所以南京太常寺和北京的太常寺地位,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除了能简单管理一下,南京的孝陵,几乎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而南京太常寺志成属于天启三年,但却早就已经算异。
所以今天我们看不到原本了,但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还是有人看过这本志书的南明时期,李春芳的后人李钦就在看过南京太常寺之以后大为震惊。
然后他和著名的东林党领袖钱谦益与弘光元年。正月初,一,妻子进入孝陵寺,想殿实地察看,以验证书中的记载。
后来李清在他的三元笔记中将这件事详细给记录了下来。
大体意思就是,南京太常寺志记载译文皇太子朱彪秦王朱赏和晋王朱刚三人是李书妃所生,朱棣则是公妃所生,他和钱谦益对此大为惊讶,这是专门去了一趟孝陵,发现想殿东侧供奉了二十位嫔妃的牌位,而西侧却只有公妃一个人的牌位。
这与南京太常寺志的记载的确是一样的。李清发现了这件事,很快就在南京传得沸沸扬扬。
于是就引起了史学大家谈钱的主意。谭谦是国雀的作者,他作为一位严谨的学者,完整的记录了当时太常寺治中的原文孝陵想殿太祖高皇帝高皇后南下左边依次是苏妃李氏生伊文皇太子秦闽王进公王赐皇母妃母氏生楚王鲁王代王颖王齐王谷王武王伊王谭王右赐皇妃母氏生襄王肃王韩王沈王又赐皇贵妃母氏生辽王右赐黄美仁母氏生宁王安王。
据东列宫妃升成祖文皇帝读西烈见南京太常寺治孝陵,焉人聚云孝慈高皇后五子具如至种就是这一句,孝陵焉人聚云孝慈高皇后五子被后世的某些专家当成了马皇后,没有生育能力的铁证。
其实,谭乾本人对孝陵显练中,楚王鲁王等九王同母感到非常不可思议,而且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想殿内却只出现了二十个人。
其中,周王朱宿赵王朱启蜀王朱春姓王朱瞻明王朱骈和皇子朱楠不翼而飞。
这些人中周王是朱棣公认的亲弟弟,怎么着,他就不是公妃生的吗?
蜀王朱春是郭子兴的亲外孙,他母亲郭惠妃就不配有牌位吗?
而且韩王朱嵩生于洪武十三年五月,沈王朱母生于八月,这所谓的皇贵妃母氏是怎么在三个月内能生出两个儿子来的呢?
韩王母妃赵氏沈王母妃赵氏在朱元璋的后宫中连个位分都没有,怎么到想殿内就摇身一变成为了皇贵妃呢?
其实在明末的时候,肥芳战乱不休,皇帝自顾不暇,导致刚纪松弛,以至于对远在江南的南京更是鞭长莫及。
在这种背景下,原本神圣不可侵犯的太祖孝陵,成为了一个旅游圣地,只要肯出钱,别说是进孝陵参观,就是打开地宫进去都行。
而当时负责看守孝陵的宦官,胆子大到了什么程度呢?根据石桂树的作者张岱亲眼所见,祭祀朱元璋的牛羊早已是臭腐。
不堪闻矣。所以这几次宦官为了赚钱,自然是噱头,越多越吸引人。
于是太子朱标非马皇后所生承祖朱棣是蒙古妃子的儿子,这种话题就纷纷出事了。
至于想殿亲王的数目,对不对?管他呢来参观的有几个会关心这个糊弄糊弄就完事了。
把南京太常寺治这个事儿摆扯清楚了,咱们再用史料详细考证一下。
先说朱彪朱赏和朱刚是李树飞所生这个事儿。洪武三年四月,朱元璋第一次大封诸王。
紧接着,他于五月份册封了一批妃子,其中册封孙氏为贵妃胡氏为冲妃,郭氏为惠妃,郭氏为宁妃达氏为定妃胡适为顺妃。
这六位妃子里面,孙贵妃生了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胡崇妃生了朱元璋的第六子楚王朱桢郭惠妃生了第十一子蜀王朱春郭宁妃生了第十子鲁王朱谭达定妃则生了第七子,齐王朱父和第八子鲁王,朱子胡顺妃被册封时还没有生育。
但是他在第二年八月生下了第十二子襄王诸柏到洪武三年为止,朱元璋的妃子里面还没有李淑妃,那么李淑妃是什么时候册封的呢?
答案是在马皇后轰侍丧礼除夫之后,也就是洪武十七年十月初二,李淑妃是广武尉指挥千事,李节之女册封她为淑妃的目的是为了代替皇后设六宫室。
而且这位李淑菲是刚被挑选入宫的,并不是朱元璋后宫里面的老人,他的年龄比朱彪还要小。
如果有人非说孝陵想殿里面的李淑妃和朱元璋册封的李淑妃不是同一个人,那就真没办法了。
反正各种史料中,朱元璋的李淑飞只此一位再说一下,朱棣是公妃所生的这个说法。
这个说法最早出自于蒙古一方的史料,在蒙古源刘一书是这样记载的。
公元一三六八年,二十五岁的朱元璋攻克了大都城霸占了元顺帝已经怀孕七个月的妃子格勒德哈屯三个月以后,生下一子,即为朱棣,这个记载不光荒谬可笑,而且错误百出。
首先,朱元璋出生于天立元年,也就是公元一三二八年到公元一三六八年的时候,他已经四十一岁了,并非是二十五岁。
况且大家都知道,大都是徐达和常玉春攻破的那个时候,朱元璋一直呆在南京。
其次,朱棣出生于执政二十年,也就是公元一三六零年到一三六八年的时候,朱棣都已经八岁了。
那么蒙古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出现呢?其实和说元顺帝是南宋末代皇帝,宋恭帝的儿子,一个性质,无非就是战败一方。
对胜利者一种潜意识的反抗,老子是你们皇帝的爹,你们还得意什么?
那么为什么蒙古一方侮辱大明皇帝的谣言会在大明境内流传开来呢?
这恐怕和极端仇视朱棣的江南文人脱不了干系。这批人是建文改革最大的获益者。
因此,他们对朱棣可以说是恨之入骨。凡是说朱棣坏话的江南文,人们必定要大肆宣扬。
于是谣言就这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细节还越来越逼真。到最后,这位蒙古妃子就变成了公匪。
然后为了敛财的宦官们对孝陵祥殿一同做假,又被记录进了南京太上寺治。